年輕人也要正視乳癌風險

年輕人也要正視乳癌風險

腫瘤及癌症
常言道:「年輕就是本錢」,趁著年輕勇於嘗試新事物和挑戰。然而,過去的人生閱歷使我有更深的感悟﹕「健康才是真正的本錢」,因為即使年輕如果沒有健康也是徒然。坊間有一種誤解,以為乳癌是好發於年長的女性身上,事實上,乳癌無分年齡,年輕女士也可能患上乳癌。

現年37歲的英國流行樂壇天后Jessie J(原名Jessica Ellen Cornish),相信年輕人對她的名字不會陌生,她推出不少經典歌曲,例如Bang Bang、Price Tag。這位鐵肺歌后早前公開自己患上初期乳癌,進行了乳房切除手術,及後乳房重建。Jessie J坦言,確診乳癌令她經歷了人生最低潮,身兼母職、工作和抗癌的三重壓力,讓她感到恐懼、憤怒、不知所惜,各種情緒湧上心頭。

她也誠實地說,面對癌症不想只呈現「正能量滿滿」的形象,因為人生本來就不是永遠陽光燦爛。她相信,正視恐懼與低潮,讓它釋放出來,才是療癒的開始。「我會哭,我會害怕,我會恐慌。我會允許自己難過一分鐘、甚至一整天,然後吃根玉米棒,或是聽一首讓我振奮的歌、視訊朋友大笑一場,再重新振作。」她說,90%時候會保持那份堅強、無畏、健康的狀態,但她不會忽視那10%的恐懼和悲傷。

對於三十多歲罹患癌症,總讓人感慨實在太年輕!乳癌自 1994 年起已成為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。本港女性乳癌確診個案不斷上升,由 1993 年的 1,152 宗增至 2022 年 5,182 宗,升幅達四倍。而乳癌(包括男性確診宗數)已超越大腸癌,成為本港常見癌症的第二位。

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披露2022年的數據,30-59 歲的年齡組別,女性的癌症發病率高於男性。這可能由於與性別有關的癌症發病率相對較高,例如乳癌、子宮頸癌、子宮體癌及卵巢癌等。而在20至44歲年齡組中,女性患癌新症數字更較男性高出約兩倍¹,顯示女性患癌有年輕化的趨勢。

有乳癌康復者Carrie分享,她因為打第一針化療藥,要在私家醫院留院一晚,認識了隔離床一名19歲的少女,同樣也患上乳癌。這名少女的媽媽透露,她們沒有乳癌家族史,對於女兒罹患乳癌,也感到莫名其妙。這事令Carrie明白,乳癌實在太普遍,好像總有一個在身邊。

事實上,患乳癌風險在40歲後明顯卜升,但是這並不代表年輕女士便可掉以輕心。根據資料,2022年本港有692名年齡界乎20至44歲的女性確診入侵性乳癌,佔新增個案約一成三。30、40歲的女性正值事業拼搏階段,需要同時照顧父母、撫養子女,而且年輕患者更要承受因乳癌治療對外觀改變及社交方面的問題,所以壓力不容忽視。

香港乳癌基金會針對患者的病情設有不同的支援小組,其中一個年青患者支援小組(又名永遠年青美麗小組),是針對剛確診0至3期之40歲以下患者而設。如有需要,可致電25256033患者支援中心查詢。

目前乳癌確切成因未明,所以要預防乳癌,從小應建立健康飲食習慣,包括少糖、少油、少鹽及多吃蔬果並少吃肉類,增加體能活動和遠離煙酒。

另外,任何年齡女性也應該熟悉自己的乳房狀況,醫生建議20歲以上的女性應定期進行自我乳房檢查,即在每月同一日或月經後一星期內,當每月乳房腫脹消減時進行,透過觀察和觸摸乳房,留意是否有異常變化。40歲或以上的女性,則應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。如果發現乳房有異樣,請立即求醫,因為「及早發現,治療關鍵」。

香港乳癌基金會

了解更多:www.hkbcf.org

撰文:霍何綺華博士(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)

專欄﹕乳你前行

¹https://www3.ha.org.hk/cancereg/tc/topfive.html